【看世界 國內熱點】導讀:記者14日從巴馬瑤族自治縣文化廣電體育和旅游局獲悉,當地正在通過“健康+旅游”模式打造世界康養目的地,未來將與南寧、桂林、貴陽以及云南等中心城市形成2.5小時經濟圈,方便更多游客造訪。巴馬瑤族自治縣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聚居著瑤、壯、漢等12個民族,具有豐富的生態旅游資源。據統計,目前巴馬仍健在的百歲老人有88位,高于“世界長壽之鄉”認定的每10萬人口中有7位的標準。
“三分茶七分飽。”巴馬瑤族自治縣長壽研究所所長潘奇芳在介紹巴馬長壽老人的健康方式時說。日前,“民族茶郎中,長壽巴馬行”茶與長壽健康論壇暨千年傳承瑤家土茶專家論證會在巴馬舉行。潘奇芳說,舉辦這項活動既是為弘揚民族茶文化和巴馬長壽文化,也為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在弘揚民族茶文化方面,云南農業大學教授周玲認為,中國人把茶列為每個家庭的“開門七件事”之一,充分反映了茶在中國百姓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原生態健康茶飲與現代文明的結合充實和完善了民族茶文化。”她說,研究與推廣民族茶文化對現代多元文化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據悉,為讓更多人關注和了解民族茶文化,論壇上啟動了“壽村原生態自然傳真愛”——我為瑤家土茶代言招募活動。巴馬長壽養生科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李善源呼吁,通過對千年傳承的瑤家土茶進行專家論證,把瑤家文化推廣開來。
“茶葉中的生物堿類、茶多酚類物質,對抗氧化、調血脂、抗病毒、抗腫瘤、清除自由基有很大幫助。茶葉中富含人體所需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這些元素對人體的生理機能有著重要的作用。”國家疾病控制中心老年保健中心副主任、北京協和醫學院博士生導師楊澤說。
楊澤透露,近年來他多次來到巴馬考察和研究當地的長壽現象,亦發現飲茶在促進健康方面的作用。他同時強調要注意飲茶的合理性,特別是提醒老年人,可以在早上泡一杯茶,“慢慢品飲,不斷續水,至中午時茶水已淡、無礙午睡;到了下午基本就以飲水為主”。
中國中醫科學院基礎理論研究所病因病機研究室主任于智敏介紹,無論是作為單方還是與其他草藥配伍組成復方,茶也可以用來防治一些疾病。他說,根據茶能降血脂、降膽固醇,防治糖尿病、高血壓的特性,應推廣以瑤家土茶為代表的一些保健茶,進一步擴大茶的應用范圍。
論壇上,廣西巴馬壽村原生態產品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繼國、天津安泰陽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曹慶兵等企業界人士也分享了體會。